 |
|
 |
姓名:
许 岩
职称:主任医师、副院长
主治:心血管病 |
 |
姓名:
李 勇 职称:主任医师
主治:针灸治疗中风 | | | |
色素内镜诊断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
来自:
作者: 浏览:次 发布时间:2022-07-01 23:01
:14px; color:#666666;line-height:180%"> 消化道早期癌症是指癌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以内,未累及固有肌层,包括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,而癌前病变主要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。消化道早癌由于病灶微小,普通内镜下不易发现,容易漏诊和误诊,因此,如何早期发现至关重要。
色素内镜(chromoendoscopy)也称染色内镜 ,系指通过各种途径(口服、直接喷洒、注射)将色素(染料)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粘膜,从而使病灶与正常粘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,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目的性活检。色素内镜的应用弥补了普通内镜的不足,染色后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可比常规方法提高2~3倍,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目的。
目前常用的染色剂有卢戈碘液、美兰、靛胭脂等。卢戈碘液是诊断食管癌常用的色素之一。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内含有丰富的糖原,遇碘呈棕褐色,而柱状上皮则不染色。因食管癌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,遇碘则呈淡染或不染色;不典型增生病灶的糖原含量减少,呈现不同程度的淡染。Barrett食管(BE)是目前公认的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,BE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,病理活检是金标准,BE食管的肠上皮化生细胞中糖原被耗而不被染色。美兰正常黏膜不吸收,但可被糜烂、溃疡和癌组织吸收染成蓝色,可清楚地显示黏膜微细变化,常用于胃、结肠病变的诊断。
因此,在一般内镜观察时,内镜下所见食管、胃、结肠粘膜粗糙不平,糜烂,溃疡,息肉及隆起性或凹陷性病灶,局限性粘膜颜色改变,使用色素内镜检查从而使病变的形态及范围更清晰,继而有针对性的靶向活检,以提高病变检出率,对早期食管、胃肠癌及癌前病变“早发现、早治疗”,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高价值的依据。
因该检查安全,价格低廉,应用广泛,深受临床及病人欢迎。
(供稿:市中医医院内一科胃镜室 咨询电话:6433087)
| | |